火灾不仅危害公共安全,每年都会有很多建筑在火灾中受损,无论受损轻重,火灾均对建筑结构的使用产生了影响。受损程度不同,结构安全度降低程度也不同。为了安全使用和减少经济损失,一般对受损轻者进行修复加固,对危险结构进行拆除,以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的房屋大都是使用混凝土建成,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加粗骨料(石子)、细骨料(砂)、掺和料、外加剂等,硬化而成的人工石。遇到火灾时混凝土在火作用下的机理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表面受火处温度升高比内部快,内外温差引起混凝土开裂;
2、水泥石受热分解,使胶体的粘结力破坏,出现裂缝,表面发毛、起砂、呈蜂窝状、出现龟裂、边角溃散脱落等现象;
3、骨料和水泥石间的热不相容,水泥石受拉,骨料受压,导致应力集中和微裂缝的开展。
混凝土构件受火的影响可能会开裂变形,且承载性能、强度以及抗震性能均受到一定的损坏,导致火灾后建筑物安全耐久性明显下降,影响其后期使用效果。
所以建筑在发生火灾之后,要进行建筑结构检测、混凝土强度评估,综合检测建筑损伤情况。建筑结构所受的损害程度,哪些结构部位受损,如何针对性的进行加固补强,都要根据检测结果来判定,建筑是需要简单的修复还是需要拆掉重建。
灾害发生后,绝大部分建筑并没有发生倒塌,但很多建筑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要对受伤的建筑物继续使用,必须对此建筑火灾后的结构进行检测与鉴定,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修复加固设计应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要注意被加固构件的节点构造和施工方法,保证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共同工作并考虑加固对建筑物总体应力变化的影响。铲除损坏的混凝土,必要时加钢筋来保证结构部件具有完全的承载力,按照需要的尺寸用相应的混凝土给截面复原,根据各个建筑部位的结构特点,加固处理采用不同的方法。
火灾结构加固 1.基础加固方法
根据不同的地质和原基础形式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常规采用的方法有:注浆法、扩大基础底面积法、加深基础法、压桩法(静力、锤击)、锚杆静压桩法、树根桩或微型桩法等。
火灾结构加固 2.混凝土柱加固方法
柱加固一般是采用安放圈套进行的,圈套尺寸的选择应保证能有足够地方放置附加钢筋,并能顺利浇灌混凝土:圈套大都做成模板,柱子较高时可分节制作,加固时谨慎地铲去全部受损松弛的混凝土,保证柱子中不留内部裂缝,必要时采取加支架等安全措施。柱子的加固还应按照应力要求放置附加钢筋,要采用细钢筋做箍筋,布置密度要大。
火灾结构加固 3.房梁加固方法
尤其是板梁大多总是在下侧被烧损,即火灾损害主要在受拉区。由于混凝土层剥落,常使钢筋外露,加固时应加必要的附加钢筋。在铲除松弛受损的混凝土层后,再将附加筋放置到梁上,保证附加钢筋的良好锚接;梁加固应优先采用喷射混凝土。在板上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混凝土覆盖层不能保持住;二是下面的钢筋可能外露,个别地方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剥离,没有任何联接。这两种情况下都应高度注意钢筋的强度,要配置足够的附加钢筋。对砌体等其它建筑构件的加固也应按类似方法进行。
火灾结构加固 3.板加固方法
在板上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混凝土覆盖层不能保持住,二是下面的钢筋可能外露,个别地方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剥离,没有任何联接。这两种情况下都应高度注意钢筋的强度,要配置足够的附加钢筋。对砌体等其它建筑构件的加固也应按类似方法进行。
千万不要以为火灾离我们很远,每年都有会火灾多发期,其中家中电路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另外,冬季取暖设备使用较多,如果取暖设备发生短路,容易引发火灾而一发不可收拾。入冬以后,气候寒冷干燥,空气湿度降低,可燃物易于着火。一方面,天气寒冷,城内很多家庭使用电热器、空调等设备取暖,如果电力线路超负荷、取暖设备质量不合格或使用不当,容易酿成火灾。
其次,要注意生活用火的使用,进入冬季,一些家庭喜欢煲汤滋补,由于煲汤所需时间较长,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火一旦熄灭,就会导致大量可燃气体扩散引发火灾。很多火灾的发生,都是因为不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而引起的,我们在痛心的同时,更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多掌握一点消防知识,在发生危险时就会少一分危险,预防火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火,能带来光明和温暖
但若失去警惕
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与灾难
敲响消防安全警钟
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